其他
中国首部航拍摄影集,近200张罕见影像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航空摄影还远未形成气候,一位名叫卡斯特的德国飞行员怀揣着刚问世不久的卷帘式莱卡小相机来到了中国。中国壮美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吸引了卡斯特,他手中的相机与所驾驶的飞机形成了完美的组合。
“首次飞行在中国的上空,我便深深地沉醉在那别具特色的山河美景中,当即决定将这些风格各异的地形与地貌拍摄下来。照片要兼顾艺术性与纪实性,如实展现自然风光与地质地貌、农业文明下的各式建筑,以及珍贵的名胜古迹。”
无锡附近的鱼塘。运河连接着苏州与无锡,两岸是成片的鱼塘
卡斯特自小就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庚子事变期间,他的两个叔叔曾参加远征军与义和团作战,年幼的卡斯特经常缠着叔叔们给他讲义和团的故事,他被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可以津津有味地听上几个小时。1908年,卡斯特的父母远游东亚,给他带回了很多中国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令卡斯特着迷。学生时代,卡斯特酷爱探险文学,而当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尚存在着大片人迹罕至的区域,这些神秘的区域激起他强烈的好奇心,使他对中国一直念念不忘。
煤山与紫禁。由北向南低空拍摄。煤山(今景山公园),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名“煤山”。
1931年,汉莎航空公司与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共同成立了中德“欧亚航空公司”,以开辟新的航线。卡斯特成为首批服务于“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之一。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的梦想马上要实现了,卡斯特兴奋异常。
但是,卡斯特的中国之旅却并非一帆风顺。初到中国,卡斯特第一次试飞便发生了事故。当时他接受了一项任务,为上海市民进行一次飞行表演,借以宣传欧亚航空公司。对于飞行经验丰富的卡斯特来说,这自然是小菜一碟,他信心满满地应承了下来。但由于当时上海的机场条件差、跑道短,在降落的时候,飞机起落架折断了,螺旋桨也碰弯了,这令他在飞行员朋友圈内“暴得大名”,一时成为笑谈。
卡斯特毕竟飞行经验丰富,一旦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便展现出了极强的工作能力。无论是广州—汉口这种气候变化剧烈的航线,还是成都—昆明这种海拔高、地势复杂的航线,他总是能圆满地完成飞行任务。由于国民政府交通部占欧亚航空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卡斯特既需要飞普通客运航线,也要执行政府交付的特殊任务。有一次,他把一些重达上千公斤的炸弹从南京运送到了兰州,不过炸弹并没有投到当时正在进行战斗的战场上,而是在两年后意外爆炸,造成了众多无辜平民的伤亡。1935年7月,第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也曾经搭乘卡斯特驾驶的飞机由南京飞往北京,送行人员中有汪精卫、戴季陶等民国政要。抵达北京后,卡斯特拒绝了班禅送来的乘机费用——整整一盒子纸钞,只要求班禅送他一张签名的照片。
感恩卡斯特八十多年前的航拍艺术和勇气,为我们触摸那个远去的时代提供了可能。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最早的航拍摄影集首版于1938年,收集了近200张稀见的航拍照片:西安城墙的壮丽旧影、“水牛拉飞机”、民国政要在飞机前的合影等。这些照片是卡斯特1933—1936年在中国执行飞行任务期间,利用卷帘式莱卡小相机拍摄的。附录部分12张中国最早的航拍照片为20世纪初法国军官利用热气球所拍。
作品简介
格拉夫·楚·卡斯特(Grafzu Castell):1905 年出生于柏林,21岁考取飞行员证书,1930年成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1933年,卡斯特来到中国,成为首批服务于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负责开辟新的航线。1936年,卡斯特返回德国,参与开辟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柏林至喀布尔航线。仅在汉莎航空公司,卡斯特累计飞行里程便达200万公里。退休后,卡斯特被联邦德国授予大十字勋章。
书籍内页